欧洲汽车大佬为何惧怕领克?

研究院原创

不言而喻,吉利就是借助领克闯入欧洲瓷器店的“大象”。这也是引起欧洲汽车恐慌的重要原因。其庞大的中国市场和机制的灵活性,以及超前的战略思维,是领克有底气在立足欧洲

导语

不言而喻,吉利就是借助领克闯入欧洲瓷器店的“大象”。 这也是引起欧洲汽车恐慌的重要原因。其庞大的中国市场和机制的灵活性,以及超前的战略思维,是领克有底气在立足欧洲面向世界的同时敢叫板欧洲汽车大佬们的资本。而吉利入股戴姆勒的举动足以证明领克品牌的诞生不可小觑,它意味着一个新的汽车竞争时代已然出现在欧洲大陆。

欧洲汽车大佬为何惧怕领克?

撰文/颜光明

领克02在阿姆斯特丹发布时,引起欧洲大佬惧怕的也许不是其作为新车本身,而是一种新文化的冲击。他们意识到,领克是在挑战传统汽车思维的“终结者”,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观念危机。

十多年前,法国记者埃里克·伊兹拉莱维奇在他的《当中国改变世界》一书里就写到:“中国的革命不仅通过它的工业迁徙造就了世界经济在‘供给’方面的新格局,同时也改变了‘需求’,并反过来进一步影响到‘供给’,其影响还远末结束。中国改变了一切。”

今天,领克来了,正应了这位法国记者的预测。如果说,前年领克01在柏林发布时,在某种意义上讲还只是一种战略发布的话,那么,领克02在阿姆斯特丹发布则是这一战略实施的行动之一业已成为现实。外媒已关注到,领克除了现有的SUV和跨界车外,还会有厢式车和更加贴近市场需求的车型在源源不断地推出。对于这种体系化的推进策略,用品牌设计者们的话说,叫平台战略;执行者们则认为,这是领克品牌建设的持续保证,而在战略者们看来,这正是他们的目标设定,以此区分与传统汽车的不同和差异,甚至可以标榜颠覆或重新定义汽车。

这样的勃勃雄心,其实在两年前哥德堡接受媒体采访中已经显现出来,只不过当时人们还没有完全意识到它的野心的全部,只看到了是在吉利参与下提供的“试验田”——从沃尔沃旧部中集结了一批对于汽车有造诣的精英另创一个有中国基因的品牌而已。尽管外界不以为然,但发起者和参与者们则把此项目当作了全新的开始,发起了对传统汽车的挑战,当作施展抱负的战略机遇。

“我们完全是在没有任何参考之下的创新。”记得在采访哥德堡领克研发中心时,领克项目的负责人非常自信地对来自中国的媒体说,我们是最了解汽车和最懂汽车的人,也是在这一领域最有经验的汽车人。今天我们重新在做一个汽车品牌,不是为了重复过去,也不是拷贝经验,更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而是探讨汽车的未来和可能。所以,我们的定义是全球品牌,全球制造,互联网下的移动智能出行。

于是,从哥德堡的创意园到柏林的老厂房,领克的诞生可以说是建立在欧洲厚实的工业和科技技术上的资源整合,以及集成创新的超现代表现。走的是高端路线,但更趋于时代潮流的“品质化”需求的精神奢侈。这一理念不仅体现在产品设计上的特立独行,而且贯穿在其“都市对立美学”的创建中,试图以此征服欧洲生活者的新生代。

这里,不是用简单或肤浅的时尚与个性手段来吸引“消费”的眼光,而是用深邃的生活洞察寻找心理共鸣,呈现出富有朝气的生活态度,重新构建品位和审美。正如布鲁塞尔专属品牌BEL(Brussels Exclusive Labels)总裁Jean-Pol Piron所说,“对于我们的客户,永远不存在过分的美丽。”所以,奢侈也就不是什么最高冷的生僻词,而是可以转化为一种能分享的文化。在这位奢侈品专家看来,“奢侈是一种时间和空间,比如说在一个BEL的氛围里,喝一杯咖啡,配一块马克里尼(Marcolini)巧克力。”

领克设计师彼德·霍布里深得此要领,喜欢用黑色来阐释他对时尚的理解就与众不同,认为这就是思想。强调这是来自都市灵魂的律动,同时他又大胆地用红色来展示一种明快的情绪。这种一黑一红的极端表达如果对奢侈品设计不了解的话一时半会儿很难接受或融入。但是,如果你去欧洲转一圈,尤其是在像接受度和包容度较大的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日内瓦等城市体验一下,就会理解什么叫时尚的前沿和先锋,什么叫品位和优雅。这种去标签和符号,中心和地域的时尚才是具有世界性的国际化。领克追求的就是这种味道和风格。相对而言,那种过于物质化的奢华设计和表达已经落伍甚至被看作固步自封的自恋。

“领克是没有束缚的汽车品牌,将是有潜力的品牌。”身为比利时人的领克高级副总裁魏思澜负责品牌和营销,也是深谙时尚的生活者。他每次在讲解领克品牌时总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吸引人的不仅是品牌的诠释和思想,还有其本人的言行举止,颇有时尚的范儿。对于领克品牌的建设和推广他有着很高的期待,他说,欧洲汽车物质化时代已经过去,人们对于汽车的厌倦也已进入深度疲劳,他们需要刺激和唤醒,以一种全新的消费方式介入生活,领克对此抓住了机遇,除了提供个体智能化出行之外,还有共享服务等。我们的品牌应该是充满幻想和魅力,在取悦别人的同时也为自己带来欢乐。

欧洲媒体报道称,“领克创造了共享经济时代的汽车。在数字化钥匙的支持下,你只需要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便可以解锁。领克汽车将于2020年进军欧洲,在阿姆斯特丹开设首家‘线下门店’,随后将在伦敦、巴塞罗那等地开设时尚的线下门店。”这对欧洲同行来说,这无疑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现在大家已经了解,领克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新贵”,尽管还有人不敢苟同,但它确实是按照“专注价值和品质及体验”的豪车在对标,是因全球化和互联网而生的汽车。

领克02选择在阿姆斯特丹发布引起欧洲汽车界的反响,表面看是一款车的首秀,实际上是下了战书。首先在最具开放和包容性的荷兰撕开一个口子,而后向欧洲腹地进军。笔者在阿姆斯特丹和布鲁塞尔这两座城市作了简短的体验,它就像瑞士,不保守,很内敛,高品位,但不奢华,却优雅,颇有人文气息,能感受到此地正在“构建人类新世界的美好愿望”,随处可见平淡中的品质生活,无论是在哪里都很自我,却又有公德,守序,被称之为“欧洲最私密的花园”看来不为过。

领克02宣布在比利根特工厂投产,将与沃尔沃40系列共线生产。这就意味着,源自欧洲却已改变属性的领克是一个全新品牌,带有中国经济崛起的强大背书。外媒已经意识到,领克不是单纯的欧洲品牌,它是与吉利的合资品牌,充满活力,市场机敏,商业明锐,能力过人,欧洲汽车大佬们开始警觉。欧洲舆论认为,与过去日、韩汽车进入欧洲的卑躬屈膝不同,领克有本地化的优越感,而且是拥有话语权,以一种市场参与者的姿态出现。尤其是在品牌理念和思维方式,及营销观念,领克敢说,他们已经重新定义了汽车。有人说,对于欧洲来说,不必恐慌,也未必是件坏事,也许是能激活欧洲汽车的一条鲶鱼。

如何看领克02在欧洲的反响,我想还是引用埃里克在《当中国改变世界》结尾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束语,看来是再恰当不过了。他说,“20世纪闯进世界经济瓷器店的只是几只老鼠(日本、韩国),他们不会造成多大的损失。而今天,则是一头可能造成惨重损失的大象进入了商店。为了给大象腾出地方,人们需要对瓷器店进行重新改造。为了使大象找到自己的位置,还需要对它进行驯化。任何操之过急都是危险的。古老的富国和复兴的帝国都需要重新学习。如果大家不希望商店的大门对自己突然关闭,如果瓷器店的管理者想从这位新顾客那里得到最大的利益,那么他们双方就应当携手合作,共同引导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潮流,并掌握好这个过程的节奏。”

不言而喻,吉利就是借助领克闯入欧洲瓷器店的“大象”。这也是引起欧洲汽车恐慌的重要原因。其庞大的中国市场和机制的灵活性,以及超前的战略思维,是领克有底气在立足欧洲面向世界的同时敢叫板欧洲汽车大佬们的资本。而吉利入股戴姆勒的举动足以证明领克品牌的诞生不可小觑,它意味着一个新的汽车竞争时代已然出现在欧洲大陆。

2018年4月6日于江浦公寓

相关标签
欧洲汽车大佬为何惧怕领克?

相关车型

领克01

领克01

15.58 - 19.68

精彩推荐:

分享到

取消写评论提交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