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1月22日国营昌河机械厂正式成立1973年12月第一辆昌河牌大客车试制成功1982年12月第一辆昌河牌微型车试制成功1995年6月成立江西昌河铃木汽
导语1969年11月22日国营昌河机械厂正式成立
1973年12月第一辆昌河牌大客车试制成功
1982年12月第一辆昌河牌微型车试制成功
1995年6月成立江西昌河铃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
.
提起昌河,在老一辈消费者心目当中绝对拥有者举足轻重的位置!随着90年代的改革开放深入,市场上对于微型车有了大量的需求,而当年昌河也是看准了市场选择与日本铃木建立了合资公司——昌河铃木。
对于铃木而言,一直都是世界小车之王,而昌河铃木北斗星也可以说那一个年代的爆款车型,凭借着极其优良的品质以及超强的耐用性,当年昌河汽车可以说是走上了巅峰,而北斗星也被誉为“微面之王”。
凭借着微型车企起家,却跟不上汽车工业的发展
昌河前期的汽车制造生产技术基本上是来自于铃木,通过引进铃木公司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昌河在微型车方面的生产效率以及质量可以说是当年首屈一指的存在,跃居全国微型车主要制造企业的前列。
昌河铃木在小型车一直以来都深受消费者喜爱,像是奥拓、羚羊、北斗星等车型都曾经有过不错的市场表现。在往后的几年里,昌河也陆续也推出了爱迪尔、利亚纳、派系、福瑞达等产品,但是在销量方面并没有获得较大的突破,主要的原因还是在铃木方面的品牌力技术其实也撑不起发展定位更高的车型,而此时这类廉价小型车不再适应中国市场。
竞争能力不行就意味着被收购的下场,在2009年10月长安集团成功地将昌河纳入囊中,但可惜的是本次收购并没有对昌河带来太多正面的效果,也可以说昌河已经沦落成为了市场的末流企业。
改嫁北汽依然不能扭转昌河的颓势
故事来到了2013年,昌河汽车也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的转折,昌河汽车与北汽集团正式牵手成功,虽然得到了北汽给予的技术、管理、研发等各方面支持,在产品方面北斗星X5、利亚纳A6等产品都已经顺利完成升级换代。
随后北汽昌河相继推出了主打年轻市场的Q25、Q35两款小型SUV车型,也让昌河销量方面一度破万,但是相比于其它自主品牌来说,依然是跟不上节奏。
不难发现的是,目前正是众多自主品牌蓬勃发展的一个阶段,如果此时个企业如果缺乏产品竞争力,也意味着它注定要失败。
你会发现当前整个汽车市场呈显出一种极其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像一下排头兵车企早已经摆脱了早期的模仿、借鉴等拿来主义,它们基本都具备着完善的管理体系以及极其丰厚的技术底蕴,相比之下,北汽昌河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可以忽略不计。
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意味产品竞品实力不行,像在2018年北汽昌河新推出市场的A6以及Q7两款车型,更是将拿来主义落实到底,不出所料的是,两款车在市场表现方面并不佳,而且近些年来北汽昌河的销量可以用断崖式下降来形容。
在笔者看来,这也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情,像昌河的东家北汽,旗下的产品几乎都是通过借鉴的手法演变而来,在核心技术方面,除了拥有上个世纪的萨博技术以外,也没有能拿出手的核心技术了,简单来说就是压根就没有技术实力去支撑下一代的产品,所以昌河走上这条山寨之路是必然的。
产品卖不好与营销有直接关系
产品认知度不够,可以说是昌河汽车最大的硬伤,想要在竞争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下寻求到突破,强大的竞争实力、独特的产品定位以及深入人心的营销模式等等缺一不可,可惜的是,昌河汽车没有一样能做到。
在笔者看来,昌河或许应该向东家北汽去学习一番,即便北汽本身的产品并不好,但是之前的BJ40也是靠着着电影《战狼》火了一把,相比之下昌河可以说是毫不作为,说实话,这类型的“三无”产品,被淘汰是迟早的事情。
说到最后,北汽昌河可以说是中国发展时间最长的车企之一,但是跟不上市场上的发展也注定要成为市场上的淘汰产品,虽然有消息称北汽昌河还将有一系列的动作,但成效会怎样,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王丕思 2018年08月14日
高姗高级编辑 2018年08月08日
刘楠高级编辑 2018年07月17日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