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满电-新能源汽车>长安汽车上海车展媒体沟通会
提问: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刚才看到朱总您向徐平总介绍情况,我想问的是,对于外界所说的集团合并,你是不是可以介绍一下具体的情况,因为你们在一起沟通的场景实在是意味很深。
导语采访媒体:24家主流媒体
受访领导: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执行副总裁谭本宏
采访时间:2019年4月16日(14:10-15:00)
主持人:陈卓
采访地点:长安汽车展台VIP室
主持人(陈卓):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长安汽车品牌公关部的陈卓,欢迎大家来到“天枢之城”长安汽车的展台,来参加我们的媒体沟通会,今天参加沟通会的领导是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先生,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先生。今天早上看到我们新车发布,媒体老师们肯定有很多想要与我们沟通的,我们长安汽车也有很多想法跟大家交流,今天做个简短的访谈。
提问: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刚才看到朱总您向徐平总介绍情况,我想问的是,对于外界所说的集团合并,你是不是可以介绍一下具体的情况,因为你们在一起沟通的场景实在是意味很深。
长安汽车从15万到20万之间,对魏和领克的打法有没有深度的考虑?
长安汽车在去年4月份发布了四个品牌的计划,中高端计划差不多一年的时间了,到现在还没有动静,这两个方面是关联的,有什么平衡的可能?
朱华荣:您刚才说的话题,行业里面T3这个事沸沸扬扬的,实际上我告诉大家,T3采取的一系列行动,都是三个公司深思熟虑,应对当前或者市场一系列形势发生的变化,大家看到的都是一个大行动。已经推进的T3出行公司,这也是符合长安战略的,我们长安要向智能科技公司转型。除了自己有长安出行以外,我们联合一汽、东风,三大公司一起共同成立一个T3公司,考虑未来出行公司可能还有新的产品,出行的产品有可能和我们传统的有不同,还有这个平台本身就是一个产业,本身就是一个营销渠道,另外其实最为关键的,出行后面有大数据。基于这么几个情况,车企都在向这个领域转型,长安也在向这个领域转型,T3合作各方共同研究也向这个领域转型。
我们国家还成立一个基金,比如说未来T3的科技公司,投资不同的科技领域,实际上我们未来共同面对激烈的变化,企业需要付出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单独某一家可能不够,所以要联合起来共同应对。我们原来是竞争关系,现在是竞合关系,既竞争又合作,就是这个关系。
合不合并要问国资委了,现在据我所知没有这个说法。
现在一些品牌尝试走高端,都是中国品牌前进发展路上的探索,尽管也会遇到一些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我认为这些探索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当年最开始做汽车的时候,今天来看觉得当年很可笑的做法,但是正是因为他这样有了做法,才知道不能做,才知道要换另一条道路,中国品牌向上的路怎么走出来,必须要有中国品牌的先驱去做这些工作。我们长安汽车在多个领域不断探索,第三次创新创业战略里面核心的内容之一就是品牌向上。
就像你们看到的,中国品牌面临很多挑战,我个人认为不在于本身的技术,不在于日常的管理,包括成本,包括制造,包括质量都不是问题,因为有充分的例子表明,中国的产品、技术等等,已经与大市场匹配,说我们有超过外资的地方也不夸张,因为我们有数据支撑这个说法,但是中外品牌之间的差距还很大。
长安汽车在第三次创业里面也发布了AB品牌,但是没有到时间节点,你们很快会看到AB品牌的战略和产品等等,但是还是不到时机,到时机一定会向大家公布,很快了,谢谢!
提问:我想问一下,去年长安在第三次创新创业战略上发布的目标,2020年目标销量4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246万辆,从2018年的市场环境来看是调整性的。2019年是长安产品大年,我们看到一季度,长安数据指标在往上升,2019年是关键的一年,实现2020年目标,长安有没有更多的战略性规划?
朱华荣:第三次创业计划是滚动的,每年都会根据市场还有行业的变化情况,仍然坚持滚动的目标来不断地推进,特别是自主品牌。应该说整个包括今年,我们认为两位数的增长,在自主品牌是可期的,行业里面这个数字是很难能可贵的。
当然我们现在合资品牌的领域遇到一些挑战,但是后续我刚才说的一系列的调整之后效果也会非常良好,对于大的发展的方向、理念、目标,我认为还是要坚定这个目标。原来多次跟媒体朋友们见面说,仅仅依靠中国品牌现有的,未来肯定生存不下去的。中国品牌做老大,未来还有2/3的路要走(注:指海外市场占据全球销量2/3)。
第三次创新创业战略里有一个新市场,还有一个海外市场。今年一季度实际上伊朗市场很敏感,所有中国品牌在那里停下来了,去掉这个市场情况下,我们仍然保持了80%的增长,这是未来战略研究的一个方向。
提问:朱总您好,我是《21世纪经济报》的记者,刚才您提到了长安的目标,请问您怎么看中国汽车市场的走势,您觉得长安面临什么样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想问您一下,您怎么看待今年增值税下调和汽车下乡的政策,长安对这些政策做了什么准备?
朱华荣:你这个问题里面套了四个问题,提问题很有水平。
第一个汽车行业跟我们判断一样,基本上还是持平。
第二个尽管国内市场去年遇到了28年来首次下降,今年肯定是低增长,未来相当一段时间的低增长态势可能也是常态,但是我对未来中国汽车产业一系列的分析和研究,我认为4000万辆新车市场是可期的,我们反反复复研究过全球汽车市场形成的基本规律,我就不展开说了。
国家信息中心都与我们有一系列的研究。而且这也是中国无论小康社会,还是现代化强国建设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汽车产业已经占国民经济GDP总量10%,不论建成中国小康社会,还是现代化建设来说都离不开这10%,不论产业产值和老百姓获得感方面。增值税下调来说,整个汽车产业和制造业来说是最大的获益者,我们看到数字是2万亿的降税总额,税率降低带来了企业的活力,带来了企业的生命力。长安是上市公司,不能透露我在这里面降低多少成本,降低多少费用,但是这个肯定够我研发几个车型,费用有多有少,对于未来企业长远的竞争力和生命力,非常有意义。
但是还减得不够,我给你报一个简单数据,我们初步研究,中国这个税还是高。我明年作为人大代表我还要提,今年我特别高兴,第一个提了就是减税,但是我这个提案还没有出去,人家总理第一天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我们要从16%降到13%。
我的报告还是要交,因为中国汽车的税率还是高,从长安汽车纳税来说,在美国同样的规模,可以少缴2/3的税,我们专门让我们美国中心把长安模拟成一个美国公司展开了研究。这个问题不是企业多交税和少交税的问题,核心是在全球市场的制造业务竞争力的问题,未来很多资本愿意去美国投资,如果今后周边的印度、马来西亚、越南如果都是这个税率的话,我们又怎么开放?今后产业全部到周边去了,全转移了,这个问题就很大了,这是大趋势。
提问:朱总,去年发布第三次创新创业战略后,签订了很多协议,请问相关的进展如何?另外长安特别提到一点智能化,未来汽车发展以软件驱动为主,你们在硬件方面做哪些相关的布局。
朱华荣:本宏不仅仅有品牌规划,集团的战略规划、智能化等等,凡是最重要的都在他手上。
谭本宏:我先试着交流一下,刚才你提到我们跟比亚迪,跟蔚来还有包括跟腾讯很多企业,我们有一些合作,有一些是在智能层面上有合作,有一些可能是有新的模式。今天在朱总上午的材料里面提到,比如在创新领域,我们有一个模式叫做联合创新中心。这种联合创新是一种新的模式,我们不成立界碑,也不挂空壳,我们有一些项目,双方有一些资源做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甚至于跨界融合方面的事情,我们共同立目标。这个核心点先做蛋糕,先不去谈如何分蛋糕的问题,未来的开放共享,是长安一直以来坚持的理念。
为什么跟这么多公司合作呢?确实每家公司都有它的特点,我们跟比亚迪主要聚焦在我们电池、电信的领域,我们跟它有一些合作,比亚迪可能发现,他可能在电信领域,核心领域是它的长处。但是长安在整车控制,电池能量管理,在对用户的理解上有长处。双方可以取长补短,这样可以很好的在领域上做结合。
我们曾经跟腾讯合作,它在生态,在连接,在通讯方面都有它的优势。但是长安在车的理解上,在车上面用户场景的理解,以及车控上有我们更深的理解,我们干脆成立这样一家合资公司,一起对车联网领域做一个探索。
同时,为什么这家公司没有叫长安或者腾讯什么,而我们叫梧桐呢?我们希望更加平台化,能引入更多的凤凰。不久以后这样一个平台,他很有可能会和多家车企一起在资本层面上有一点合作。我们跟多家公司合作的话,核心点双方都利用各个领域上的优势去推进,战略协议背后一定有具体的行动和措施,这个已经慢慢在发力了,包括梧桐在车联网领域主机上有很多技术已经应用。梧桐具备开放的经营思路,不是“我要做平台主”的思路,如果它要做平台主,每企业都要做副平台主
蔚来汽车软件这一个板块,所发挥的能力越来越强,在座本身喜欢汽车媒体的老师,你们发现特斯拉架构是以电脑做的,首先用电脑为主板。我们发展集团,有非常非常多的底盘,智能化,车身的等等,它有整体的质量考量。
我们上次提到“北斗天枢计划”,有规划了千人软件平台,我们正在筹建团队。我们自己现在目前有600多个人专门做智能化,我们已经把传统电气那部分的功能剥离了,放到了产品研发里面。三年一个循环,两年一个循环快周期,智能化着眼更长,智能交付、智能服务、智能驾驶等等一系列。
另外一个最大的特征,我们开发流程的重构,软件开发的流程迭代周期和形成敏捷开发,和硬件开发都不一样。你任何一个需求和定义,如果用软件一个月、两个月就可以印证。硬件不是这样的,我们想好一个功能,现在好像24个月,也得两年以后去循环一下,对研发模式也是蛮大的挑战,这是智能化合作方面的思考。
主持人:补充两句话,第一句话,为什么和这么多合作伙伴一起来做,未来发展趋势在于短板如何更快的发展,这些伙伴里面发现,腾讯、华为、比亚迪,都有他们的优势,然后就整合起来。
刚才特别讲到智能化,对传统汽车企业来说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谁在这一步里面如果能够把机遇抓住,不论对于国际大品牌还是像我们中国品牌都是一次非常好的转型和品牌的结合。
组织上和人员结构上都采用国外的资源。
提问:每次采访朱总都觉得朱总是最有干货的领导,也是为数不多的,不安排问题的领导。谢谢!
我想问一下,发现2月份的汽车下乡加自主品牌的降价,不但没有带来销量之巅,反而还是很差。但是到3月份外国品牌的官方降价以后,3月份销量可以发现明显的跌得比较少,看自主品牌跌得比较厉害。国家增值税下调下这是普惠制度,当前自主品牌的发展,市场份额的下降,需不需要国家再次出手去帮助自主品牌?
第二个问题,我们这些年自主品牌对长安的产品,不但不比其他的民营企业差,甚至好于民营企业自主品牌的产品,从质量方面和可靠性方面,长安强很多,为什么这几年长安销售不是很好?我们说CS35和CS75都是很好的产品,包括一线技术人员流失率非常高,是不是机制有问题?本身国有企业的机制竞争不过民营企业的机制?产品活跃没有他们强?这两个问题想听听你的意见。谢谢朱总。
朱华荣:你的问题都很尖锐。下乡的效果问题,因为政策制定的时候可能就面临问题,这里面讲的是各地区有条件的,特别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光靠这个政策可能有问题。
3月份收入降低的问题,我觉得对所有企业都是大事情,要不要自主品牌出政策?我很明确的说:不需要。
中国的市场在各种利益要素综合配合下,其实本来就是比较不够市场化的一些行为,本来就是奇怪的现象。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竞争,竞争是让这个产业更加良性最好的办法,没有其他办法。我不主张国家出台短期刺激政策,要长期就可以,永远写进法律,比如说我们对新能源、智能化、新能源使用环节等政策是可以的,但短期刺激一下明年又取消了,这种政策对于长安这样的大企业来说,我们认为深受其害,不是得利的问题。今年得利明年要还。有一句话叫“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还的时候你很痛苦。刚才你说到长安的情况,准确说长安就是在转型当中。
今天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数据,长安三年里面主动结构性调整,产品结构性调整,调的产能140多万。原来微车领域的最早的数据是一百万的产能,这是09年汽车下乡带来问题,实际上十年之后再还。但是那个市场迅速从原来几百万,到现在大概在20万。结构调整带来销量在减少。但是结构更好了,平均售价在提升的。
你说的人员流失数据不准确,长安的人均流失率一直在行业里面非常优秀的。我大概没有记错,整个行业是14%—15%,我们只有10%,我们在行业里面还是表现比较好的。当然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面临一些挑战,目前长安还是结构调整,还面临新的一些调整。包括我们主动的品牌向上,我们在定位一些新的用户和市场,这个过程可能是在适应的过程。
谭本宏:刚才你提到的产品,我非常清楚,我们通过这一段时间的调整,实际上我们产品好的核心点是打到用户的心坎上,我们觉得和合资品牌比并不输给他们。
最近我们推出的CS75 PLUS,CS85 COUPE这一系列的产品,会把长安的品牌形象和长安的势能全部归纳,我们内部是非常有信心的。
在品牌的宣传和推广方面,我们过去长安可能有一个短板在里面,我们过去确实是军工企业,我们认为酒好巷深没有关系。但是我们还是要走出来。
提问:我是《经济日报》记者,前不久有人利用新能源补贴退坡,就开始否定电动汽车鼓吹氢燃料汽车怎么看?
朱华荣:长远看新能源在动力结构里面占据相当大的分量,可能和我们原来预期有所变化,但是我认为大趋势没有变化,而且我认为是积极向上的,我们也把新能源这一块作为我们未来的重点,进行一系列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我们上市公司已经公布了,让它单独独立出来融资发展。
提问:电动汽车和氢燃料汽车的关系?
朱华荣:氢燃料汽车是更长远的路径,相当短期内更多用在载重,大客车,小客车上可能还有问题,纯电动汽车仍然可能是一个主流。
提问:刚刚我在朱总和谭本宏总进来之前,我一直看我们屏幕里放的广告画,我觉得这个车做得非常真,另外一方面,是我们长安非常有想象力的车型,包括我们长安在无人驾驶,在V2X技术方面做得非常前瞻。问题反回来想,不论朱总和谭本宏总,考虑做技术的时候,会不会前瞻太多了?有一点超前。
另外一方面咱们朱总提到,长安做出口提升这一块,海外市场能达到80%的增长,有一些车企把进军海外市场作为宣传主题在做,我们长安很少提及海外市场的进展,尤其长安总部又在咱们“一带一路”中国的起点上,这一块长安有一些什么样的想法,或者未来的布局有没有什么样的构思?
谭本宏:第一个问题,是不是步子迈得太大了一点?
这个可能跟品牌有一点关系。
朱华荣:战略也是他,品牌也是他,他回答非常合适。
谭本宏:坚持下去真的做扎实了,有一点,我们可能会在用户心智当中被记下来,长安在智能化领域有所建树,这可能是未来更长远的,长安在避免无序的价格战当中我们做的一步棋子。不做这个事情不聚焦当前一些东西,真的到那个时候你发现什么都没有,你有的只是价格。但是价格很重要,他可能跟品牌有关,可能跟未来的战略有关系,我们做了一些。
你有这个感觉,反而让我有反思,你应该要做一些,更多让消费者一看觉得量力而行的事情,不能过多地做的太超前。第一我们效率可能不够高,但是我们还是会坚持这个方向,因为我们智能网联要战略聚焦,发布的“北斗天枢计划”和“香格里拉计划”。未来产品和产业里面就这两大战略,聚焦新能源和智能化,我们要坚持这两个情况,但是怎么样做得更优,希望媒体老师帮助我们一起来给我们出谋划策,如何构建出长安智能化的心智,从产品、服务、产业品牌各个方面的。
那天有一个媒体老师建议,你要打智能化可以,你做那么多干什么,你把特斯拉CTO挖过来,明天你可能好那么一点,我说这好像是一个点,有那么一点点意思,各位媒体老师给我们多出一点点子,这是我们想法。
第二个请朱总回答。
朱华荣:关于海外的问题,的确难度很大,我们中国品牌走出去,我认为已经不是一个企业的问题,可能是一个国家的问题 。
曾经我到某一个国家去,该国国家工业部长也开了我们车,看了长安的介绍,他说的确非常感叹,原来没想到中国品牌是这样的情况,但是后来给我提出了非常严肃的问题:朱先生你们的产品要承受整个中国品牌的压力,因为中国品牌在我们心目当中是什么情况,就是现在长安汽车你要过来的话,你要用长安汽车一家企业来改变我们国家对你中国品牌这么大概念的印象,很难。
原来我们比较早的出口也好,其他方式也好,在这些地方打乱了,不是对某个企业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国品牌不行。这是难的问题,但是我认为不走海外这个路,或者国际化路,中国品牌生存不下去的,我仍然坚持这个观点,因为2/3的市场,让别的国际品牌打得稀里哗啦,无论什么方式2/3的市场非常大。成为国际品牌唯一道路,你必须要走向海外,必须要攻占这2/3的市场。
长安第三次创新创业里面新市场,一个海外一个后市场,海外这个分两大部分,一个营销市场,那些国家很小,市场不大,我们通过营销的方式,所以我们在全球现在有61个国家和地区,布局了我们营销。随着产品的分布,在这些地方的深耕,现在销量很快会出现一个非常可喜的爆发式的增长,现在百分之几十的增长,我认为已经到了这个时机了,还是深耕了10来年了。
另外一个我们从战略上要深耕几个大市场,未来会上千万的市场,我们认为这是完全可能的。还有中东一些国家和地区,我们会在这些地区深耕,在柴油一系列的战略合作,伊朗伊核的问题,可能中国很多品牌面临新的问题,但是我认为从长远看依然有机会的,这个也是我们未来长远的战略。现在“走出去”里面最大的问题,是人才本地化、管理本地化,在这些方面采取重大行动措施。
提问:随着现在新车市场的竞争白热化,很多企业在挖掘其他的产业链链条上的价值,比如说形成一些出行的服务公司等等,这方面朱总有没有布局的想法?
朱华荣:刚才其实我已经回答了,长安自己有一个出行公司,但是不宣传,车企做出行公司是探索。我们重点在八大城市布局,在中国的出行行业里面,我们自己心里很清楚排在一个什么位置,应该是前面的。另外我们刚刚成立了T3出行公司,其实这是三大公司,深度研究之后发现,必须要进军这个领域的。当然还有一些后市场,大家都在走,包括二手车,包括新的营销这些都在进行。
提问:这些领域上面什么时候能实现盈利的状态?
朱华荣:你问那个问题,的确是现在没有解决的问题,目前,这个行业里面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法,我们长安自己目前探索了2年多接近3年,还是亏损的,出行服务的负责人告诉我明年可以盈利,我一直打了个问号,我那天说找他好好算算账。
提问:关于产品类的问题,您刚才提到长安新一轮的产品升级,想问一下,咱们新推出的CS75 PLUS您认为在市场当中最大的亮点或者优势是什么?还有一个问题,怎么去区分它的定位,因为现在一些配置超过了CS85 COUPE,都是主打年轻款,怎么区分两款车产品体系当中定位。
谭本宏:CS75 PLUS,CS85 COUPE,CS35 PLUS这一类产品的命名上面,能够感受到跟过去命名有一些不同,我们会加一些后缀,有PLUS,有COUPE,未来可能还有别的后缀,核心点瞄准人群不一样,我们发现新CS75的用户,针对相对内敛、相对传统务实的一类核心靶向人群。CS75 PLUS更多的是针对于一群现代乐活,或者更激进更创新的人群,人群是不同的。
就像看到每一个品牌,大众的品牌和本田的品牌,或者说丰田的品牌,针对的人群不一样,CS75 PLUS和新CS75是满足不同的人群来做的,从本身的设计感来看也是,CS75更加的方正,更加的有力量,但是CS75 PLUS更加流畅。
另外CS75 PLUS亮点作为一款车,第一配备蓝鲸2.0TGDI加上爱信8AT经典动力组合,应该说相比25万到30万的合资车,我们行走性能不输于他们的,正好满足愉悦驾驶的满足。
今天丹尼尔(音)聊到梧桐,我们这台车上会引入微信小程序,会无限量的,或者说很方便的去调用我们现在所用到的所有微信小程序,通过微信小程序,大家很简单的了解了,我的生态一下子打开了,过去要做生态,要做很多东西很难的,我们跟腾讯一起合作的一个点,娱乐性、生态性、设计领域等,让消费者有感受。CS75 PLUS是“颜值、性能、智能”,就这六个字。
提问:感谢领导,我这里最后一个问题,主要想问咱们和江铃福特之间竞争合作关系,江铃福特客观来说,还是比翼虎的性价比高一个级别的,今天也看到,据我们了解,江铃福特供货商计划今年卖10万辆,下一个计划SUV的20万的量,未来会不会跟我们竞争市场,或者也可以从福特的角度说,以后如何做资源做分配?
朱华荣:其实股份分配是这样的,江铃和长安一起投资的,长安这边有股份占50%,整个规划有完整的体现,在重庆布局哪些产品,在杭州布局哪些产品。长安江铃提前跟董事会沟通,想形成一个差异化的市场,每个品牌都希望从低到高一网打尽,理想确实非常丰满的,但是未来也会有问题,战线太长了对品牌也是问题,我们在不断前行当中做一些探索。
主持人(陈卓):谢谢各位媒体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