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甚久的吉利高端电动品牌"ZEEKR"终于尘埃落定。3月23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发布2020年财报的同时对外宣布:吉利全新电动品牌名称定为极氪。
导语凭借对沃尔沃的技术改良,吉利汽车成为自主品牌燃油车领域的领头羊。不过在当下火热的新能源市场,吉利失去了以往的光环,有一丝落寞。
纵观吉利集团旗下子品牌,除了极星、几何品牌外,剩余令人熟知的吉利、沃尔沃、领克仍以销售燃油车为主导,就算有新能源车型出售也几乎是油改电产品。
对消费者而言,吉利的新能源车型已经不是首选,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势力造车更具有吸引力。
吉利对新能源汽车的野心从几年前就可窥探一二。2015年吉利就发布过蓝色行动“新能源战略”,规划显示,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吉利整体销量90%以上;其中,插电式混动与油电混动汽车销量占比达到65%,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比达35%。
在活动当天,吉利汽车集团CEO兼总裁安聪慧还进一步表示:“蓝色吉利行动”吹响了吉利在能源汽车领域持续打造竞争力和领先地位的号角。在面对新能源大趋势时,吉利不会错过,也不能错过。
如果仅仅从数据上看,吉利当年喊出的口号没有兑现。2020年吉利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有:几何A、几何C、帝豪EV、帝豪GSe等新能源及电气化产品,去年总销售68,142辆,较2019年下滑近40%,且仅占总销量的比例仅为5.2%。
定位新能源品牌的极星和几何,在市场上的存在感并不强烈,导致吉利在电动化进程稍显落后。有业内人士表示:“主攻高端品牌的极星过于低调,品牌的影响力没有形成,从成立至今没有形成广泛的关注,知道的人比较少。走平价路线的几何品牌,其车型平台来自“油改电”,在竞争上面不占优势。造车新势力为占领市场,均为新能源车型开发专属平台。”
吸取之前转型失败的经验教训,吉利汽车意识到要想同特斯拉等新势力造车一较高下,必须要跳出传统的造车思维,给公众展示出一个血统纯正且科技感十足的电动品牌。
网传甚久的吉利高端电动品牌"ZEEKR"终于尘埃落定。3月23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发布2020年财报的同时对外宣布:吉利全新电动品牌名称定为极氪。同时,该品牌隶属于吉利即将推出的全新纯电动公司——极氪公司。
极氪的谐音即刻,也符合吉利对新能源市场,迫切渴望成功的心情。急需推出一款车型来改变当前的不利局面。据了解,极氪由吉利汽车、吉利控股集团(含员工跟投平台和用户权益平台)共同投资,其中吉利汽车持股51%,吉利控股集团持股49%。新公司计划现金注资20亿人民币,由李书福出任极氪董事长,安聪慧任极氪CEO 。
根据介绍,极氪首款车型将基于新一代纯电动架构平台——SEA浩瀚架构打造。这是吉利历时4年,投资金额超过180亿元打造的全新架构。
浩瀚架构可以支持1800-3300mm轴距的车型,可以覆盖A级车到E级车的全部规格。不仅能使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大幅提升至700公里,还能保障动力电池20万公里内无衰减。
品牌的全新转变,除了体现在平台外,销售模式也有所转变。据了解,吉利将开设展厅并以固定价格出售极氪电动汽车,而不是像传统上那样在经销商中进行销售。
最新的平台、技术,最有经验的领导带队,这样的豪华配备不容小觑,不过面对国内新势力逐步站稳脚跟、大众、宝马等老牌车企来势汹汹,上汽智己、广汽埃安等首款新车均已亮相,落后一步的极氪是否为时已晚?
面对纷纷而来的质疑声,吉利汽车行政总裁桂生悦则认为,极氪至少有四大优势:一、浩瀚架构的技术领先性;二,吉利作为百万辆级的车企,引进了许多世界顶级供应商,以规模优势大幅降低成本,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李书福亲任董事长,安聪慧任CEO,可以调动整个集团的资源全力配合极氪汽车的发展;四,作为传统汽车制造商,吉利汽车在制造与品控层面更加一丝不苟。
面对众多强势的竞争对手,自救时除了让自身变强大,学会找队友也很关键。强强联手才能优势互补。
新年伊始,吉利已经相继牵手多家科技巨头。1月11日,吉利宣布与百度组建智能电动汽车公司;1月13日,吉利和“代工大佬”富士康合作,成立合资公司。1月19日,吉利汽车宣布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推动数字化变革。
在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上,吉利也早有布局。2018年,吉利就宣布旗下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与宁德时代成立合资公司,从事电芯、电池模组及电池包研发、制造及销售;去年12月24号,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又与孚能科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合资公司建设动力电池生产工厂。
可以看到吉利的盟友都是各个领域的龙头企业。比起单打独斗,双方合作让吉利向智能化和电动化转型的过程中更加有底气,同时也为高端品牌极氪的诞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写到最后:从极星到几何品牌诞生,吉利对其寄予厚望,但却销量表现平平。除了自身原因,当时的大环境对新能源汽车也不够友好,消费者的接受度较低。近些年国家在电动汽车领域相关政策日趋完善,新能源车型迎来了发展最好时机。此时吉利顺势推出全新品牌极氪,有望改变其在新能源领域的不利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