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芯之痛还未完全解决,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又陷入原材料紧缺、价格高位运行困境,以至于车企不得不提升产品销售的价格。
导语顺风顺水生长的新能源汽车,近两年遭遇了多重挑战。缺芯之痛还未完全解决,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又陷入原材料紧缺、价格高位运行困境,以至于车企不得不提升产品销售的价格,将成本压力转嫁给消费者。
受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影响,我国成品油价格出现“六连涨”,国内95号汽油基本全面进入了9元时代,不少消费者开始相继选择电动车。然而在过去半个月的时间里,包括特斯拉、比亚迪、哪吒汽车、零跑汽车、小鹏汽车、几何汽车、理想汽车相继宣布旗下车型上调售价。
其中,特斯拉近两次涨价间隔仅5天,部分车型最高涨幅约3万元。据不完全统计,自从3月以来,已有近20家新能源车企的40余款电动车宣布涨价。
对于涨价的原因主要是原材料价格上涨。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3月19日发微博称,“和电池厂商已经合同确定了二季度电池涨价幅度的品牌,基本上就都立刻宣布了涨价。还没有涨价的,大部分是涨价幅度还没有谈妥的,等待谈妥后也普遍会立刻涨价。”
几天后,3月23日,理想汽车宣布,自2022年4月1日起,理想ONE售价上调1.18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的价格上调主要是受国家补贴政策的退坡,大多数车企已经调整了价格,少部分企业选择自掏腰包,暂不涨价。然而,面对这次来势汹汹的“原材料上涨”车企很难扛得住。
动力电池占到了一辆电动车近三分之一的成本。宁德时代作为我国动力电池的头部企业,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已经先后上涨了两次价,高达2万元。因此,电池价格的变化直接影响了车价。此外,同为动力电池厂商的国轩高科、孚能科技等也已宣布上调产品价格。
对于这样的现象,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今年以来原材料涨价导致动力电池价格上涨速度超出业内预期,新签订的订单让车企压力增加,只能通过涨价来缓解成本压力。
其实动力电池价格持续飙升,其主要原因还是锂、钴、镍这些动力电池原核心材料价格飙涨,带来电池成本的上升。
据了解,锂价从2021年初的5万元/吨到目前的50万元/吨,价格涨了9倍。从去年年底到现如今,氢氧化锂从21.3万元/吨增长至50.1万元/吨,不到30万元/吨上涨至56.8万元/吨。除此之外,三元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之一镍金属价格近期也出现大幅上涨。受俄乌局势以及国际资本逼空等因素影响,在短短的两个交易日内,镍期货价格从2.9万美元/吨暴涨250%。
据山西证券测算,1GWh的三元电池,相较于去年同期,各类电池原材料成本导致整车成本增加了约3.7万元。预计动力电池的价格波动将逐渐向下游传递,新能源车价格预计还将陆续上调。
值得一提的是,电池原材料成本的涨价也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3月18日晚间,工信部披露信息显示,多部委于3月16-17日组织召开锂行业运行座谈会、动力电池上游材料涨价问题座谈会。围绕锂盐产品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生产消费情况、动力电池产业受影响情况、保供稳价政策措施等进行了充分交流。
在此之前,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公开表示,今年将适度加快国内锂、镍等资源的开发力度,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彭博新能源分析师Kwasi Ampofo表示,电池材料的供应链限制将持续到2022年,锂、石墨和钴的价格可能会保持高位,到2023年才会回落,不过镍的价格将在明年下半年之前下跌。
面对一片“涨”声,有观点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能会出现销量下行。3月10日,据乘联会发布的最新数据,2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为27.2万辆,同比增长180.5%,环比下降22.6%,环比降幅小于历年2月走势。乘联会方面认为,受涨价影响,1月下旬新能源车订单表现疲软。
不过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镍价暴涨对国内汽车的销量影响并不大。他表示,镍价格暴涨更多是炒作性质,长期看影响有限。但现阶段,车企在电池成本方面,则要承担一定压力。
用车成本是消费者购买汽车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近日来油价多次上调,燃油车的使用成本节节攀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新能源汽车涨价对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新能源汽车涨价持续不断,持平或者高于燃油车,可能会对新能源市场销量产生冲击。”
写到最后:随着我国新能源市场销量不断上涨,拉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同时,对电池的需求需越来越大。尽管有关部门对部分锂盐企业进行了约谈,强调要促进价格的合理平稳运行,但如果上游材料居高不下,新能源车企接下来的生产将会面临长期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