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接连事故引发了消费者和业内对于电动车安全的讨论。由此不禁引人深思,究竟什么样的纯电动汽车才是真安全?
导语在如今新四化的大背景下,汽车虽然不断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但本质却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安全依旧是最为关键的因素。而在向电动化转型的过程中,相比于一些激进的造车新势力,百年汽车行业的龙头——大众品牌却表现的更为冷静,ID.家族始终坚持安全是最低底线,更是凭借更为成熟的技术、更高的稳定性,真正讲好了安全的故事。
安全是最基本的底线
众所周知,MEB平台是大众专门对阵电动汽车打造的纯电动化平台,除了拥有更合理的载荷分布和更低的重心、前后配重比呈现50:50的理想状态、电机/电控/减速器实现了“三合一”的高度集成之外,更是针对安全性做出了针对性的设计。
首先是在发生碰撞的状况下,电池包外壳能否在车辆遭受巨大压力撞击时,有效保护电池组不受到外力破坏,是考察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的重要一环。
大众MEB平台在车身下侧门槛以及电池系统的下壳体均采用了特殊铝制型材,能够为电池包提供缓冲,从而避免可装造成电池的形变,从而发生安全隐患。
在MEB平台的电池包上壳体,更是采用了专为中国市场需求打造的钢制型材,提供更强的保护能力和更长的乘员疏散时间,这样的安全标准更是ID.家族在全球的最高标准。
其次尽管新能源车型在电池组件上都会有意识地加强气密性,但是长时间的泡水也可能会导致进水,而一但电池遇水可能会出现短路导致火灾等严重现象,所以新能源车的电池包防水性也是保障安全的重要一环。
依托于大众出色的造车工艺,电池包的封装严密程度能够达到IP68、IP6K9K级别的防尘和防水标准,这样的等级意味着可以完全放置卫无忌灰尘的侵入、电池包能够在没有指定的水压下,确保不因浸水而造成损,也是目前防水、防尘等级标准的最高级别。
最后,电池包端温度下热胀冷缩引发化学变化或者物理伤害,冬天续航减少,充电缓慢,夏天担心高温充电起火,是很多新能源车型用户的“切肤之痛”。
而大众MEB平台采用最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来实现均衡的性能。电池下壳体内整合了独立的水冷散热管路和先进的热管理系统,通过与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BMS),实时监控系统(RTM)配合,保证电池始终工作在最佳温度区间,充分考虑到电池的安全和耐久使用。
除此常规的安全防护之外,大众ID.家族也在细节方面下足了功夫,真正做到安全第一位。在电池模组与上壳体间,覆盖了一层阻燃材质盖膜,可在电池包发生热失控时,起到快速抑制作用,最大限度确保电池安全;位于电池系统后部的中央控制器更是配有保险装置,一但发生严重碰撞会立即切断负极电源,进一步避免电池短路及后续的安全隐患。可谓是充分烤炉到了各种可能遇到的问题,切实保证车内人员的安全。
科技赋能驾乘安全
赛场上有句话: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而放在汽车安全上,最好的安全便是不发生碰撞,这是所有车企为之努力的终极目标。
对于大众ID.家族来说,除了在车身、电池安全方面下足功夫之外,也几乎针对所有旗下车型布局了辅助驾驶系统,例如大众ID.家族最早推出的大众ID.4,便搭载了IQ.Drive L2+高级辅助驾驶系统,集成包括车道保持系统、预碰撞安全系统在内的多项主动安全技术。在规定的时速范围内,大众ID.4能够视交通情况自动采取加速、减速、制动等措施,能够有效为用户减轻驾驶负担,提升驾驶安全。
不仅如此,在硬件层面,大众ID.家族更是配备了AR-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IQ. Light智能交互灯光系统等智能配置。AR-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屏让驾驶员避免频繁低头,而IQ. Light则能实现多光型、多区域、高精度照明,确保夜间行车安全。
在安全方面,大众ID.家族将消费者的需求在产品设计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也体现出了其高度的责任心以及对用户负责的专业态度。
写在最后:随着新能源市场的迅速普及,纯电动车型暴露出来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但对于车企而言,安全无疑才是最基本的底线,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才有资格谈智能化、辅助驾驶,而大众ID.家族则是通过切实的主被动安全配置和设计,切合消费者的需求,打造出真正的良心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