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满电-新能源汽车>拒绝画饼,量产为王 解读小鹏1024科技日

拒绝画饼,量产为王 解读小鹏1024科技日

张凯泓2022-10-28 20:37:04加关注

当新汽车战争进入下半场,小鹏率先划出自动驾驶、智能化、机器人与飞行汽车四大赛道。只有交出一份可落地答卷,才能保持领先身位。

导语

今年小鹏1024科技日的主题为“从预见,到不止遇见”,在这1个半小时的演讲中,小鹏汽车共带来了辅助驾驶、智能座舱、机器马、飞行汽车等四大领域的新进展,展现了小鹏以体系能力,大幅加速技术进展,同时也了本次科技日的主旨,能够最终量产落地的智能科技,才真的能为用户带来美好出行生活。

满电

智能驾驶:从单一场景转向多场景

现阶段的智能辅助驾驶均聚焦在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原因:标准化道路、无干扰的路况、高精度感知传感器、稳定的算法、高精地图,其中标准化道路和无干扰的路况是让车辆有条件“自主”驾驶的重要因素,也是阻挡智能辅助驾驶进入城市道路的核心原因。

不能进入城市的辅助驾驶系统,其实根本算不上智能驾驶的系统的真正落地。数据显示,用户的总用车里程中,城市道路占比高达 71%,换成用车时长维度则可以占到90%。同时,每天仅有25%的用户出行会通过高速,而城市道路则是100%。可以说,只有将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开”进城市,才算是真正的落地。

想要进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没有标准化的道路、没有干净的车流,为辅助驾驶系统增加了一个无形的屏障,复杂的车辆密度、多样的异形车辆、无规律的行人走动则为辅助驾驶系统套上了一个无形的枷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小鹏为城市NGP构建了全新的技术架构,包括定位、感知、预测、规控等方面能力全面提升。相比高速NGP,城市NGP的代码量提升至6倍,感知模型数量提升至4倍,预测/规划/控制相关代码量提升至88倍。

满电

然而对于小鹏来说,城市NGP的落地交付,只是智能辅助驾驶下半场的开局,它只是解决了城市、高速、停车场等单一场景的驾驶问题,但并不能将它们无缝衔接。而小鹏G9搭载的XNGP全场景辅助驾驶系统则打通了高速、城市、停车场等场景,更是实现了有无高精地图都能用。

所谓全场景,既是用户在设置地图导航后,小鹏汽车可以从起点到终点全程使用辅助驾驶,无论是否经过高速道路、无论是否经过城市道路、无论途中有无高精地图覆盖。这一能力的实现,来自小鹏的自动驾驶体系能力,包括大幅升级的硬件、能力再升级的软件以及全闭环、自成长的AI和数据体系。

满电

在笔者看来,XNet深度视觉神经网络是支撑小鹏XNGP的重要基石,XNet通过多个相机进行数据采集,同时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多帧时序前融合,可以输出动态目标的4D信息(如车辆,二轮车等的大小、距离、位置及速度、行为预测等)和静态目标的3D信息(如车道线和马路边缘的位置)。我们换一个通俗的比喻,小鹏可以通过XNet实时生成“高精地图”,而让XNGP摆脱对高精地图的依赖。

除XNet外,笔者认为小鹏的全闭环数据体系为小鹏汽车的辅助驾驶系统构建一条技术护城河。小鹏通过全闭环的方式,可以持续找到弱势场景,并进行问题归纳、定向采集、筛选标注等一系列操作,最终反哺道路模型训练,持续提升系统的感知能力。

满电

在数据标注方面,XNet更是拥有其他车企无法企及的优势。小鹏打造了一套全自动标注系统,效率是人工标注45000倍,据官方介绍,XNet所需的标注量为2000人年,使用全自动标注系统仅需16.7天即可完成。在模型训练方面,小鹏汽车在乌兰察布建成中国最大的自动驾驶智算中心“扶摇”,基于阿里云智能计算平台,算力可达600PFLOPS(每秒浮点运算60亿亿次)。在“扶摇”的加持下,自动驾驶模型训练效率提升602倍。同时,自城市NGP研发积累的工程化能力,让动态XNet 所需的122%的Orin-X算力,优化后仅需9%。极致的工程部署能力,是 XNet 上线的关键,更是未来持续迭代的关键。

此外,小鹏汽车还通过了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并取得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许可,G9成为行业首款在不改变硬件的情况下,仅通过自动驾驶软件升级强化而顺利通过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并获得“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许可的在售量产车。未来小鹏汽车将通过自动驾驶和高等级辅助驾驶双线并行,实现数据和能力的反哺闭环。

平心而论,上面的很大篇幅对于大多人而言,的确存在一定的阅读“门槛”。那么,换成最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身处辅助驾驶朝着自动驾驶不断进化的过程中,小鹏现在所做的一切努力,还有一家车企正在做着——特斯拉。但相较于特斯拉CEO马斯克的“不务正业”,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则给出了明确的落地时间表。

满电

根据小鹏官方的规划,XNGP系统将在2023年上半年之前,除G9 Max版本车型交付即有高速NGP、记忆泊车、LCC、智能泊车等功能外,在全国范围开放识别红绿灯并直行通过路口能力,城市NGP覆盖广州、深圳、上海三座城市。2023年下半年,在部分无图城市开放变道、超车、左右转能力,2024年完成全场景打通,实现从车位到车位的智能导航辅助驾驶能力。针对XPILOT版本的用户,小鹏的智能辅助驾驶能力也将持续更新。2022年起至2023年上半年,小鹏G9 Pro版在交付即有高速NGP、记忆泊车、LCC、智能泊车等功能基础上,开放红绿灯识别、车道级导航功能。而该功能在小鹏P5 P版、E版,小鹏P7 E版、智尊版也将开放,小鹏P5 P版的城市NGP将新增开放城市深圳、上海,城市NGP与LCC增强版性能也将进一步提升。在2023年下半年,小鹏G9 Pro版的高速 NGP、VPA、LCC 将迎来性能提升,以上所有版本车型的高速NGP功能也将在该周期内迎来在限速调节、脱手检测方面的策略优化。

在听到上述一系列有关辅助驾驶落地的具体规划后,不得不佩服小鹏汽车“多线并行”的能力,因为无论是XNGP还是XPILOT的落地,其背后都是巨大人力、物理、财力的考验,但如此详尽、清晰的落地时间表,不仅打消了消费者对于“画饼”的顾虑,也从侧面印证了小鹏汽车对于自身体系能力的自信。

全场景语音2.0:带来“更像和人对话”的体验

今年的“1024科技日”,小鹏汽车除了十分硬核的智驾分享外,在“全场景语音”方面再度秀出自己的肌肉,也向全行业展示了现阶段最强的“天花板”——全场景语音2.0。不仅让小P拥有了感知、共情、表达的能力,成为陪伴用户的全场景伙伴。

满电

不同于其它车企利用语音识别龙头企业科大讯飞的协助,小鹏汽车作为行业首家自研语音基础能力的车企,有着自研的语音交互技术架构,不仅能实现全车多路的上下文理解,还朝着更接近人人交互的方向进化:让语音助手可听音、察言、观色,实现无拘无束的轻松交流。

满电

除了自研基础语音能力,全场景语音2.0还首次引入了MIMO多音区拾音技术,实现了小P全时在线免唤醒,多人同时人车语音对话。值得一提的是,全场景语音2.0还支持跨音区上下文对话,例如,主驾驶说:"打开座椅按摩",副驾驶说:"我也要"即可同步打开副驾驶座椅按摩,让用户和小P的交流更贴近与真人对话,更为自然。

在响应速度方面,依托第二代语音架构,小P语音系统反应能力有了明显提升,据官方介绍,全场景语音2.0从唤醒到界面反馈仅需要245ms,即使到语音反馈时间也小于700ms,也也就是说从唤醒到反馈可以在1秒内完成。同时,全场景语音2.0还支持多个指令连续执行,一口气说多个指令,小P也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执行,大大减少了语音交互的生硬感和机械感。

此外,针对用户常遇到的地下停车场等无网或弱网情况,G9利用本地算力实现本地人车对话,并可以控制超过600项车辆功能。同时,依托完善的语音段云一体化方案,G9的语音响应速度达到毫秒级,更贴近人性化沟通。

智能机器人和飞车是彩蛋,也是真·新势力车企的发展趋势

 在本次科技日中,小鹏“照例”展示了对未来出行场景探索“彩蛋”——智能机器人和飞行汽车的最新进展。

小鹏鹏行的智能机器人自2021年首次亮相后,如今它又长大了一岁,不仅造型更加科幻,还针对架构升级,身体及腿部的“骨骼”借鉴了汽车领域的轻量化设计思路,相比一年前更坚固,且更轻盈。而最为重要的是, 智能机器人头部集成了AR投影,对机器人的交互形式带来新的探索。

满电

同时,小鹏汽车CEO何小鹏还描绘了一套小鹏生态体系,智能机器人在研发过程中,动力系统、自动驾驶、人机交互、研发体系等技术方面,汽车智能和机器人智能可以相互赋能,相互“成就彼此”。

而发布会最炫的莫过于小鹏汇天飞行汽车,它具备机臂折叠收纳系统,在机臂折叠收纳状态下,它的尺寸和常规汽车相当,能够在开放道路自由行驶,而在机臂展开后,在法规、环境允许的条件,飞行汽车可以做到下垂直起降,飞行跨越拥堵、障碍、河流等,满足人们短距离低空出行的需求。

满电

满电

小鹏汇天飞行汽车陆行/飞行状态

要让重达2吨的试验样机成功起飞,需要克服飞行控制、动力等多方面困难,业内更是无成熟经验可以借鉴。可以说,小鹏汇天通过全栈自研达成成功首飞,不仅成为全球首个真正的电动垂起飞行汽车,更是让飞行汽车发展有了深远的影响。

满电

在笔者看来小鹏的“不务正业”其实表达了汽车主机厂扮演的角色正在发生改变。智能汽车、智能座舱、机器马、飞行汽车看似毫不相关,但其实他们都共享了高效率的三电系统、先进的自动驾驶算法、前沿传感器的应用以及情感的感知等。

这并不是不务正业,而是小鹏全栈自研能力的体现,也是其产业链自然演化的结果。以前的主机厂更像是技术整合商,创新技术往往来自上游供应链;智能化时代的主机厂正在从技术整合商转型成新技术开拓者以及输出者,这才是未来车企该有的样子。

写在最后:

画饼容易,但“做饼”的过程往往没人在意。本次1024科技日,没有华丽的修辞,没有过多的动画,有的是真正核心技术的展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脚踏实地的小鹏,那些看似天马行空、遥遥不可及的技术或产品,正在通过这些硬核科技逐步落地,帮助用户打破疑虑,让用户对未来的预见,真正变成“可遇见”。

文章标签:小鹏责任编辑:张凯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