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蓝的优势在于依托吉利体系与换电生态伙伴们共同构建换电生态圈,在各个城市布局换电站给用户提供更好服务。
导语2022广州车展期间,网通社邀请了睿蓝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陈高旭进行专访。在采访中陈高旭表示,睿蓝最大优势在于拥有完整换电生态,睿蓝牵头联动整个吉利换电生态,涵盖了换电技术研发、换电车制造、换电站运营、出行服务、电池资产管理等模块,形成了换电生态闭环。
网通社:请您介绍一下睿蓝汽车展台有什么新品。
陈高旭:本次年末广州车展,我们给广大用户和媒体老师们带来一款大七座SUV——睿蓝9,这款车在12月17号的时候通过9小时的直播上市发布。这款睿蓝9诞生于GBRC水晶架构,支持换电、直流快充及7kW和2kW慢充,几乎覆盖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用车场景。
睿蓝9还搭载独有超级热泵技术,可以在零下30°到零下43°温度内工作且适应性更强,相较传统PTC能够有效提升30%冬季低温续航。另外,还有一款重磅产品——睿蓝7,是我们即将在明年上半年推向市场的一款A级换电SUV,它与睿蓝9相比外观更加个性且定位也比较年轻化,搭载智能配置也更多。
网通社:到今年年底,延续了13年之久的国家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就要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了。在国补结束后,睿蓝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市场变化?
陈高旭:我们睿蓝提倡“轻出行”模式,也就是轻松购车、轻松享受,轻松购车说的是车电分离购车模式。用户在初始购车时只需要购买车身部分,不用承担几万块电池成本,这样也就不担心二手车电池衰减残值率问题。所以,即使在国补结束情况下我们车型依然拥有较强的价格竞争优势。
睿蓝前几天发布了一个公告,除了睿蓝9外其他车型在明年根据市场情况和成本情况有相应价格提升。2022年,无论是新冠疫情影响还是原材料价格上涨、芯片短缺,车企受到的压力非常大,其他的友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价,其实睿蓝在今年是基本没有提价的。
明年不只是睿蓝,包括其他友商基本都发布了涨价的公告来弥补不同程度经济压力。对于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我们还是持一个乐观的态度,因为新能源车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也就是市场化阶段,大家更关注的是产品力和创新力的提升,补贴的因素其实是在不断下降的。
站在主机厂角度来说,我们需要做的是继续坚持把企业的重心,放在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上用一分钟快速换电技术和可充可换新能源汽车产品来解决用户补能焦虑,为他们带来便捷的出行体验。
网通社:睿蓝是如何构建换电生态的?
陈高旭:睿蓝最大优势在于拥有完整换电生态。我们牵头联动整个吉利换电生态,涵盖了换电技术研发、换电车制造、换电站运营、出行服务、电池资产管理等模块,形成了换电生态闭环。到今年11月,睿蓝汽车在成立不到1年时间内销量就已经达到4.4万余台,预计今年全年会超过5万台。我们也在与用户、合作伙伴沟通过程当中了解到大家对睿蓝换电生态是非常认可的,销量数据也证明这一点。
网通社:近期睿蓝9正式上市。请问这款车定位是什么?对于睿蓝有哪些重要意义?
陈高旭:睿蓝9是睿蓝汽车成立以来首款正标车型,也是第一款正式面对私人用户端的SUV产品,更好地践行睿蓝汽车的核心价值观,将换电理念和换电生态普及到广大的老百姓手里和心里,对于换电有更多的认识和认可。另外,睿蓝旗下也已经推出可以换电的轿车和MPV,睿蓝9则是首款换电SUV车型,这样就弥补了SUV车型的空缺,初步形成了SUV、MPV、轿车市场全覆盖的产品矩阵。
网通社:新能源赛道涌现了各种不同的技术方向。从整个补能的行业格局看,换电和充电谁会成为主流?
陈高旭:其实我们一直将2022年称为换电元年。因为大家发现除了充电之外,换电还可以给大家提供更高效选择。对于私人端和运营端用户来说换电是更加快速的补能方式,通过换电可以达到类似加油体验。拿睿蓝换电技术为例,整个机械换电过程大约1分钟时长约3~5分钟,对于充电有效率上优势。
像我们合作的易易唤能换电站在每次换电过程当中都会给电池进行检测,对电池安全性有极大保障。并且,易易唤能的换电站还采用电池智能管理系统,它通过冷却液循环的方式保证电池在充电过程中一直处于安全温度区间,充电机则通过系统动态调节充电效率来实现电池高效充电。
在电网端,换电站与电网的交互是稳定可控的,充电站与电网的交互是随机波动的,大规模随机波动功率对电网可造成较为严重的损伤,所以说换电站对国家电网的冲击相对较小,而且换电站可以根据波峰波谷合理分配充电时间,提升对国家能源的利用率。
另外,车电分离的商业模式还可以提高二手车残值率。因为整车与电池是完全独立的两个部分,用户不用承担电池折旧的成本,可以极大提升二手车交易的残值,此外,换电的模式还有一个优势,就是电池的“可充可换可升级”。睿蓝推出的胶囊电池,在相同的容积可以给用户提供300-700公里电池包的选择。比如在市区里短途通勤可以选择300公里的电池,如果有相应远途出行的需求时,可以升级到700公里,对应不同的换电套餐,对于用户来说可以灵活地适应不同出行场景下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