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满电-新能源汽车>月交付破4万,中国豪华SUV新霸主崛起
无惧BBA等传统车企的“豪华光环”,更甩“拼命活下去”的新势力们几条街。
导语网通社评论 2023年对于中国汽车行业来说,是不易的一年。业界对于车市的评价,除了“卷”就是“难”。
但是在理想汽车身上,这两种属性都被弱化了,其过人的产品定义和不断猛增的销量态势,使其无惧BBA等传统车企的“豪华光环”,更甩“拼命活下去”的新势力们几条街。
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理想汽车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以40,422辆的交付量再创新高。更不易的是,这距离其突破月交付3万辆仅过了4个月。
销量不断攀升,不仅使品牌价值增强,也为其创造了良好的财务数据,并在二级市场获得投资者的认可。
在2023年Q2财报中,理想汽车不但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毛利率更是首次超越特斯拉,达到21.8%。
截至10月31日,理想汽车美股市值达358.7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25.54亿元),在中国自主整车上市公司中,仅次于比亚迪,成为中国第二大整车制造企业。
二线豪华品牌没能完成的目标,理想完成了
一直以来,中国豪华车市场的竞争格局都比较稳定,BBA牢牢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留给二、三线豪华品牌的空间很小。
豪华SUV细分市场更是如此,消费者普遍认为,花30万以上买一辆SUV一定要有豪华属性。
此前,BBA在这个细分领域的优势的确很明显,不仅产品多、覆盖范围广,还有百年豪华品牌底蕴的加持。
如今,随着L系完成产品迭代后的不断发力,理想汽车彻底搅动了中国豪华SUV细分市场的格局,越来越多的BBA车主转向了理想L系列车型。
近期,笔者的一位朋友在购买奔驰GLS 450不久,便又增购了一辆理想L9 MAX。他给出的原因是:没有焦虑、空间大、舒适性好。
新能源时代,要想在豪华SUV市场中拼杀,过去传统豪华品牌的思维已经不够了,有品牌价值和强大的产品力,且从用户角度定义产品,才是获得这些高净值人群青睐的密码。
“交付量创新高”对于豪华品牌,只能算是偶尔“灵光一现”,但对于理想汽车来说,已是“老生常谈”。
今年1-10月,理想汽车每个月的交付量均创新高,“爬楼式”增长已经成其月交付量的固定模式。
在交付量屡创新高的同时,理想汽车也在不断创造着一个个奇迹,。
10月交付量突破4万后,理想汽车成为第一个月交付突破4万的中国豪华汽车品牌,也成为目前年累计销量同比增长最快的豪华品牌。
今年5月,当理想汽车交付量接近3万辆时,其创始人兼CEO李想随便喊出超出业界预期的“年内挑战月交付量4万辆”的目标。
在6月交付量突破3万辆后,仅过了4个月,交付4万的目标便提前兑现。与此同时,李想在昨日个人微博上发文,继续将交付量目标再向上提高。
李想表示,L系列三款车突破月交付量4万辆之后,将继续挑战月交付量5万,并且补充道,这个目标仅是基于三款L系列而定。言外之意,MEGA上市后的销量单算。
按照理想汽车目前交付量增长态势,以及李想释放出的自信,在继续增长的L系列和MEGA形成合力后,理想汽车的月交付量将有可能来到6万-7万的水平。
在保持交付量持续高增长的同时,更难能可贵的是,理想汽车仅凭三款车就超过了BBA任意一个品牌在中国市场全部SUV总和,并连续6个月斩获30万元以上SUV销量冠军,这在之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回顾理想月交付量“1-2-3-4”的历程,加速度迹象非常明显。自2019年12月开始,理想汽车月交付量达到1万辆用了23个月, 2万辆用了13个月, 3万辆用了6个月,4万辆用了4个月。
如今,理想汽车30万以上SUV月销量超过BBA,豪华新能源月销超越特斯拉,成为中国豪华品牌第一。
今年9月27日,随着一辆L7的交付,理想汽车完成了第50万辆用户交付,在跑出“理想交付速度”的同时,成为首家也是最快取得该成绩的中国新势力车企。
月交付突破4万的背后
月交付突破4万,对于大多数新造车品牌而言,是极大的突破,又有些望尘莫及,但放在理想汽车身上,虽有惊叹但无意外,为何这么说?
得益于严密的组织架构,理想生产交付能力快速提升,其产品力精准而又兼品质。
李想曾表示:“理想汽车核心的驱动力只有两个字:成长;理想汽车的组织使命是: 掌控自己的命运,挑战成长的极限。”
面对困境,李想和他的理想汽车从不躲闪。
李想用“问界M7的发布和操盘,直接把理想ONE打残了,我们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强的对手,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毫无还手之力”来直面当时理想ONE遇到强劲对手的局面。
随后,理想汽车迅速调整策略,并向华为学习。2022年底,理想汽车正式启动面向千亿收入规模的全面矩阵型组织的升级。
理想汽车的成功,偶然中存在着必然。
成立后的前六年里,理想汽车保持着垂直职能组织的管理模式;随后,为了提升企业整体发展效率,自2019年起,理想汽车开始研究万亿级别企业在不同规模阶段所做出的组织升级的选择、方法、经验;过去两年,在全面启动矩阵型组织升级前,其先通过IPD(集成产品开发)进行了试点。
去年年底,理想汽车将横向实体部门在原有的两个(战略部和产品部)的基础上新增五个(商业部、供应部、流程部、组织部、财经部),全面升级流程和组织,并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全面落地,持续优化,形成理想汽车矩阵型组织的最小运营闭环。
李想表示:“矩阵型组织最大的特点是确保全流程的管理质量,横向团队规划路、修路、运营路,纵向团队造车、开车、运营车,高质量的道路配合高水平的车队,把持续创造的价值源源不断的运送给消费者,并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产生良性循环。”
在矩阵式组织管理升级后,理想的制造体系由单一工厂生产管理向多基地、多工厂、多车型的制造运营阶段发展,同时还成立了一个虚拟组织“专业委员会”,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形式分享各基地专业的课程、经验反馈和生产过程中的案例。
许多车企在推出新车后,虽然不断高喊订单量持续突破,但真实交付量始终不尽如人意,这其中便有受困于产能爬坡的因素。
今年理想 L7 上市后,6、7月份爬产冲击3万台时,新成立MTM(车型管理部)的作用凸显出。针对产能的难点、卡点问题,MTM团队站在更专业的角度,识别车型爬坡及产能分配问题,协同多部门,最终实现不同车型产能的需求,将效率大大提升,也为前端的销售人员备足“弹药”。
前文提到的“奔驰转理想”用户,订车后仅隔三天,便从店端开走车了,速度确实惊人。
此前,理想“站在巨人肩膀上”,用IT赋能行业标杆TPS(丰田精益生产方式),采用“自研视觉AI算法”、连山系统、自研智能制造操作系统Li-MOS等先进技术,通过工艺无人化,大数据模型、算法分析、人工智能,实现提前预知、预防问题,保证生产质量等全维度智能信息管理。
理想常州制造基地
目前,理想拥有常州基地和北京基地两大工厂,其中,前者便是月交付破4万辆的“功臣”。
那么,常州基地究竟能达到什么生产速度?
平均每40秒造好一辆车,每小时90辆新车下线,日产量达到1800辆,这便是支撑理想汽车月交付4万辆的“理想生产速度”。
此外,北京基地目前也已经为其首款纯电MPV MEGA做好准备,在其量产首月便开启双班制,次月便可产能拉满,爬产速度将再造行业神话。
随着产能的稳步提升,11月份挑战4.5W,12月份挑战5W辆的目标,创造中国汽车工业史的奇迹。
组织架构、生产交付能力是基础,而与用户距离最近的是产品。随着理想汽车的崛起,对标其产品的新车并不在少数,为什么偏偏理想的产品“一枝独秀”?
很多人将理想汽车销量高涨的原因,归结为李想是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但实际上,在大家看不到的每一辆理想汽车的背后,还都站着这样一群人——PQ工程师。
理想汽车认为,在PQ(Perceived Quality,译为感知品质)上对细节不懈追求,为用户带来安全感、价值感、向往感,是豪华品牌的重要标志。
PQ评价中关注的往往是不易察觉的细节,但却是影响用户体验的关键一环。
从用户需求出发,理想汽车将原本仅在生产制造环节最末端、对工程完成质量进行评价的PQ感知品质环节前置,使其基于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心理感觉及主观评价等方面的体验出发,对产品进行评价并调整。
就感知品质而言,理想L系三款产品已经超一线豪华品牌。
据7月知名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公司杰兰路发布的《杰兰路2023年度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品牌健康度研究报告》,理想汽车以86.5%的NPS(净推荐值)在新能源汽车品牌中位列第一。
理想汽车“6+1”的完整评价维度
在做感知品质测试时,理想汽车拥有自己的“6+1”的完整评价维度。
此外,为了将产品定义做到极致,理想汽车还进行了大量用户调研和用车场景考虑,不仅根据亚洲男性的身高体型特征,更针对女性、老人和小孩,以及日常维护、清洗车辆等多种场景,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和功能逻辑,从而使其功能逻辑更符合中国家庭需求。
写在最后
“体验过就离不开”,这或许是众多理想用户的共鸣,也是月交付4万辆下的一个缩影。
虽然称理想是“三款车打天下“,实现了在中国豪华SUV细分市场对BBA单一品牌的超越,也遥遥领先新势力们,但换个角度,也可以说,理想依然靠着一款车实现了阶段性成功。
理想汽车成功,并没有就此停步,理想的另外两大“杀器”正在路上。
年底,关注度超高的理想首款纯电车型MEGA即将迎来亮相并发布,明年一季度将正式量产交付。以目前理想的影响力、产品定义能力,不难预见,该车上市后将成为理想销量的又一重要增长源。而从目前普遍推测其50万以上的售价来看,该车也将成为理想汽车新的利润增长点。
此外,随着理想NOA、Mind GPT持续优化升级,其产品力将进一步提升,产品优势更加明显。
进入豪华纯电动车市场后,双轨并行将使理想汽车很快将实现5万、6万甚至更多的月交付量的高度,而理想的豪华品牌属性也将进一步增强。
中国豪华品牌第一梯队的标签,已经并且将持续印在理想汽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