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满电-新能源汽车>算法即正义 华为途灵智能底盘“遥遥领先”
华为在汽车上的迅速崛起,让我们看到软件驱动硬件时代的到来,而作为这条路上的佼佼者,尤其是其最新的途灵智能底盘横空出世之后,飞轮效应之下,将会越转越快。
导语大势所趋之下,无论固执者承认与否,属于“华为汽车”的时代已经来临。这绝非是危言耸听,因为现在的国内汽车市场,最大的声音和流量,就是华为。
哪怕玩弄流量于股掌之中的微博之王李想,都认怂表示,“不和华为吵架,实在吵不过呀。”
华为只是吵架厉害?绝非如此,因为在余承东口中的“遥遥领先”,华为是真的能够做到,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华为虽不造车,但却通过半导体和器件、工艺和材料、OS操作系统、软件和工具链、AI和云技术这五大根技术的积累,让其在汽车智能化领域持续创新,并通过增量部件及解决方案供应商、HI模式以及近期升级为鸿蒙智行的智选车模式的三种合作方式持续在智能汽车领域发光。
但华为如今在做的远远不止基于自身在软件层面的强劲实力,将IT界“软硬件”的概念带了过来,更是深入智能汽车的最底层——底盘,而是利用华为在ICT领域的技术和丰富经验,反向助力车辆的底盘研发,而这便是华为全新的途灵智能底盘。
底盘也能智能?
在传统汽车领域,底盘作用就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但在智能驾驶时代,它承担的意义则更加丰富。
相对传统机械底盘,华为途灵智能底盘搭载了HUAWEI xMotion智能车身协同控制系统+HUAWEI DATS 3.0动态自适应扭矩控制系统+HUAWEI MFSS多模态融合感知系统,因此实现了“性能更上一层楼”,响应时间更快,控制精度更高、舒适性更加等优势。
驾驶传统机械底盘的汽车,我们在经历山路、陡坡、坑洼路面时,往往会感受到车辆的剧烈颠簸,体验感并不好。而华为途灵智能底盘,则具备全新的IDVP电子电气架构,通过动力、扭矩、阻尼、刚度、悬架等单元的智能调节,会主动识别路况情况,并自动进行调整,有效提升车辆的舒适性和操控性。
途灵智能底盘有哪些“遥遥领先”?
也许有人觉得华为这套途灵智能底盘虽然充斥着酷炫的英文,但归根结底不就是类似于奔驰的魔毯悬架吗,利用摄像头之类的感知系统,结合传统内燃机车型的防倾杆或者电机的扭矩控制,最后通过空气悬架或电磁悬架来实现最终兼顾乘坐舒适性和操控性的解决方案吗?
确实,华为途灵智能底盘的底层工作原理确实是这样,但不同的是,算法,而这才是华为秀肌肉的地方。
例如华为提出的轮上扭矩控制实现10毫秒内“微操”的解决方案,如果把扭矩控制的链路比作反射弧的话,传统油车和传统电车就像是人类的反射弧:从神经末端到中枢再到执行器。
而华为显然是从章鱼那里得到了启发——大运动交给中枢神经来决策,把微操交给每条触角单独完成。这跳脱传统的清奇思路,才是电动机时代的创新,是华为给传统造车思路的一次醒脑。
除此之外,这套途灵底盘还包含自适应扭矩系统,包括TVC扭矩矢量控制、电子防滑控制、协同拖曳扭矩控制三个部分。
其中全新TVC技术增加了入弯出弯和两种场景,提供更大范围的扭矩分配,以满足弯道中更加激烈驾驶的矢量控制性能要求。
eASC电子防滑控制技术则可通过算法动态识别颠簸/湿滑路面,智能调节扭矩,大幅提升行驶安全与平顺性。通过路况输入、策略计算,精准输出策略、快速调整扭端波动,实现车辆晃动、滑移的快速、有效收敛。
至于协同拖曳扭矩控制,就是车辆动能回收阶段,电机拖曳力、刹车系统摩擦力共同作用下车辆将实现减速。在这个过程中,电机拖曳力比较摇摆,受电机剩余磁力、电池电量状态、低温等多方面因素左右,就算老司机刹车力度控制如丝般顺滑,也抵不住电机拖曳力时高时低带来的制动力波动,但协同拖曳扭矩控制会让油液刹车和电机制动配合无间,最大程度缓解刹车时的晕车现象。
写在最后:华为的途灵底盘以其强大的数字化智能系统为核心,通过多模态融合感知系统、预判和决策控制系统以及各种路面条件的适应能力,为驾驶者提供了更加舒适、安全的驾驶体验。